美国百老汇的舞台管理协会Local One昨天宣布举行罢工。这个新闻引出了记者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总经理杨绍林的一席交谈。杨先生最近赴美国纽约考察当地的戏剧,所见所闻给人颇多启示。
百老汇8成戏亏钱
百老汇大道与第七大道交汇形成的时代广场,周边41至52街最多1公里距离的12个街区集中了38座剧院,这就是人们一般意义上认识的百老汇。据美国有关专业机构提供的数据,2006年,仅百老汇的演出营业额就达12亿美元。在2006年6月30日至2007年6月30日一年时间里,百老汇总共演出了66个剧目。这66个剧目的盈亏比基本是1∶5。
既然百老汇演出剧目的盈亏比如此之大,投资人为什么还会冒着巨大的风险投资呢?耶鲁大学戏剧管理系主任爱德华·马特森教授分析说,美国纽约有相当一批富人,为了实现自己幼时的梦想,体现自身价值,愿意一掷千万元投入戏剧事业。每年大额度的投资者和捐款者一般都是剧院的董事会成员,赞助和捐款从几百美元到上百万甚至千万美元的都有。
爱德华·马特森教授指出,百老汇每天都有两三万人进剧场,但如此繁荣的演出市场的形成,离不开外百老汇、外外百老汇和纽约400多家非盈利性文化机构的共同支撑。如今,外百老汇、外外百老汇的剧场数量,已大大超过百老汇的商业性剧院,是商业剧院数量的10多倍。百老汇商业剧院许多演出的成功作品、优秀表导演人才、舞美表现形式和绝妙的创作灵感就来自外百老汇。
拉动纽约经济发展
对纽约10多家非盈利性演出机构的调研表明,这些非盈利演出机构票房收入最低的占全年总预算的20%,最高的占全年预算的60%。事实上,在整个预算中,政府对于非盈利演出机构的资助比例并不高,通常在5%至18%之间,而私人、基金会、公司等社会力量的资助力度比政府更大。
美国纽约公众剧院艺术总监奥斯卡·欧斯提斯介绍说,纽约公众剧院的使命是推新作、推新人,剧院将成为优秀戏剧作品和戏剧人的孵化器。2007年总预算为1800万美元,票房收入400万美元(约占预算22%),政府150万美元(约占预算8%),其余来自基金会、私人和公司约1250万美元(约占预算70%)。
既然票房不能完全支撑非盈利演出机构的营运,为什么纽约政府还要制定税惠政策来扶持它们呢?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管理系主任琼·吉弗瑞教授介绍说,有研究机构的分析显示,投入剧院表演艺术1美元,能带来的附加值是4.3倍。2006年纽约市常驻人口约为850万,游客却有4400万。4.3倍的附加值包括增加了大量就业岗位、游客的连带消费、各种食宿及交通开支、纪念品购买等,对纽约市的经济发展,起到了显而易见的拉动作用。
成功经验值得借鉴
一些美国专家认为,中国政府在文化方面的投入上不如欧洲,但要比美国高;但是,美国的民间资助却远远超过中国。
当前,中国的本土文化正面临外来强势文化的扩张压力,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,加快本国表演艺术院团的发展已刻不容缓。杨绍林建议,可以在不同地区评选设立若干个戏剧艺术的发展示范基地,给予重点扶植,积累经验,以点带面,推动中国戏剧事业的全面发展。也可考虑从文化立法、税惠政策等方面进行突破,鼓励民间话剧社团的建立,适当引进市场机制,鼓励社会和私人资本通过融资渠道进入戏剧院团,以增强国内戏剧院团发展的潜力和创新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