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华,
中国电影艺术家协会会员;中国电影
表演艺术学会会员;
北京电影学院影视
语言技巧教研室主任;电影学硕士
研究生导师。从事影视
话剧表
导演、艺术语言技巧
教学及理论
研究与
创作近三十年,导演话剧
作品《雷雨》、《骆驼祥子》、《屈原》、《日出》等。 参加话剧影视剧表演创作主要作品有:《茶馆》饰大傻杨、《雷雨》饰周朴园、鲁贵、《屈原》饰屈原……张华老师培养了一大批知名的
演员,如:王志文、黄磊、姜武、陈坤、郭晓冬、黄晓明、赵薇、袁立、徐静蕾、刘孜、蒋勤勤、姚晨、韩雪、金巧巧、左小青、胡亚捷、张建栋、孔琳、王劲松、李琳、孙维、颜丹晨、何琳等。
张 华:参加,因为这个每年都参加了。
记 者:如果您是
考官的话,您希望前来
考试的
考生给您一个什么样的表现呢?
张 华:我觉得一个他们对自己
梦想的一种向往或追求,在考场上就要表现得积极、热情,同时作为年轻人要懂得考场上的一些规矩,不是说要表现得标新立异或者要猎奇,要能够沉着下来、冷静下来,能够把自己的内外部
素质有机地进行展现就可以了。
记 者:有些人为了表现自己,表现得太另类或者搞些噱头,这样反而不太好?
张 华:那当然,你比如说,不管你是表演的考试,
台词的考试,
声乐的考试,还是
形体的考试,我觉得作为一个考生来讲,他首先要清楚,所以我们说知己知彼,你要知道考官们-就是
学校他所要了解考生的什么,那么你这个考生就要根据这个有针对性地去准备。前些年,有些孩子为了想突出自己,弄一个酒瓶子,学人喝着啤酒,并且把啤酒瓶子当场摔碎在地上,弄得到处是啤酒沫,到处是玻璃碎片,这也就影响了考试的正常进行,可能老师们对你是有了一个很深的印象,但是不是一个良好的印象,是恶劣的印象,那样就是反其道而行之。
记 者:这样反而会减分?
张 华:对呀。
记 者:那么咱们
北京电影学院在
表演专业的招生方面,这次考试会侧重哪些方面呢?
张 华:这个没有什么侧重,我们一般来讲,我觉得不管
中戏,上戏,我们对任何一个考生,原则上来讲,我们都是检查他的理解力素质、想象力素质和表现力素质,由于你的理解力和你的想象力是在你的心里,在你的脑海中我们看不到,听不到,那么我们能够看到你的素质是通过你的表现,感受到你这个考生的基本的能力、潜质和未来的发展与走向,就这么去综合地评价一个考生。
记 者:那么咱们的考试有单人表演,有集体
小品,是吗?
张 华:没有单人表演。
记 者:没有?
张 华:对!从电影学院这些年来讲,因为现在考生太多,它一个是从时间上来考虑,另外一个有时候单人的小品呢对很多考生来说难度太大,也不利于考生在考场上的发挥。所以我们更多的时候限在表演素质的这一方面,就是采用多人的小品,比如说五、六个人啊或者八、九个人出一道题,让你们共同去协商,给你们十分钟或一刻钟的时间,到考场外面去协商,协商回来按照你们商量的,然后每个同学有机地发挥,这样就可以了。
记 者:那这样的话,人太多了,又是短时间内准备一个命题,那么考生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凸显自己呢?
张 华:我觉得这个就像我刚才讲的,一个考生怎么才能给考官在考场上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,因为这个良好的印象并不是说我不管别的对手了,不管别的考生了,我就为了突出我自己,那样也是适得其反的。因为表演来讲,它有规定情景,比如说,冬天的火车站,可能就出这么一个季节的或地点的题,那么几个考生出去将围绕着“冬天”、“火车站”,那么火车站是广场,还是候车大厅,还是站台上,我们没有明确,那么几个同学就要去具体协商,达成一致。你们说是候车室就是候车室,说是站台就是站台,说广场就是广场,那么在这么一个环境里,你们是什么
人物?可能这个演爸爸,那个演妈妈,这个演上车的,那个演下车的,这个演接人的,那个演送客的,都可以。那么怎么符合规定情景下这个人的本来的行动的积极性,那么他就要怎么去组织。
记 者:那么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,有的人一直在演,而有的人一句话不说呢?
张 华:这有可能。因为他不说话,是指的我们说没把台词说出来,并不等于他心里没话,那么我们也看到了他
心理活动的这种组织,那么他可以用肢体,可以用表情,可以用眼神,可以用手势等等,他可能没说出有声的语言来,但是并不等于他没有行动,当然他也不是演哑剧。
记 者:就是说考生有潜力在,老师都能抓住、能看到?
张 华:是的,能看到的。
记 者:我想问下,今年的考试有没有什么调整啊?
张 华:因为目前各个
艺术院校包括北京电影学院,我们的
招生简章还没有下达,一般都要到年底吧。往年呢,我们是在大众电影的第十二期就是十二月份的《大众电影》或是一月份的——来年一月份的《大众电影》,肯定会登出来这个招生
简章,这是在过去。那么现在除了《大众电影》这种宣传以外,还有
媒体,我们有
校园网,还有专门的招生考试网,这上面到时都会登。就是说我们的招生也要按照学院,按照教务处规划和制定的方略去组织考试。
记 者:在这里,可以请您对咱们的考生提些建议吗?
张 华:我觉得作为一个有志向
报考表演专业的考生来讲,了解社会,了解生活可能比他某种意义上的演技要好,就是说你脑海中没有这些个工、农、商、师、兵的
人物形象,你可能声音条件很好,声音很靓丽,字音很清晰,但是你想象力得不到一个展现,那么说想象力你从哪去想?你只有从广大的社会生活当中去储存、去挖掘,这个可能是对应该是百分之九十九的今天的一些考生来讲,都是比较薄弱的一环,所以有时你出一道题了,他脑中没有那些人,你说坐火车谁没有坐过,就像我说的“冬天的火车站”,你说谁没有经历过冬天,但是你的题出了,他们在外面,就傻了,他不知道“我干什么啊”,因为考场上我们是一视同仁的,我们的考官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去启发你。你启发了这组同学了,那么每天几十个组你没法启发,就不平等。那么就看平时这些考生自己对表演专业的这种素质
训练。所以我就觉着不光是这些考生,包括我们已经入学的同学,我们就觉着对社会的认识,对各色人的认识等,要积累这个
素材库,这样你才能说,就像鲁迅先生讲的,他笔下的人物,是张三的帽子,李四的衣服,事例就很浅显地讲出来,他的人物是他想象的那么多人物的一个合成,所以我觉得考生在这一点上,考生们确实要下一定的努力。
记 者:这就是所谓的很多演员要去演一个角色,他得首先融入这个角色,表演之前他需要去训练一段时间,去了解这个人物的生活?
张 华:就是说我演这个角色,像过电影一样,我首先得知道这个人,我心里一片茫然,那我无从下手,当然应有的素质也得不到展现。
记 者:那考生模仿别人的那种呢,模仿对他有帮助吗?
张 华:当然,模仿也是一种训练,也是一种
学习,很多的艺术首先都是从模仿开始的,但是不要忘了这是考场,不可能说你平时练的时候是模仿一个老农民,模仿一个老奶奶,模仿一个小姑娘,那是你给你素质的一种平时的训练,但是到了考场上了,你不能说,老师,我不按你的
考题来,我模仿这样的一个人物给你看看,这是不可能的,那他还得结合着考场上给他们下发的这个命题,围绕着这个去做。
记 者:谢谢您,张老师!再见!
张 华:再见!